您当前位置: 首页-股市 > -正文

为什么孩子常看书,上小学后却不会阅读?说说家长常踩的4“坑”

来源: IF枕边育儿2023-08-17 07:28:09

语文试卷中的本手、妙手、俗手,让很多没有阅读功底或者只埋头书本知识的孩子无所适从。现在的语文考试考验的能力愈发全面,需要有更大的灵活度。随着教育不断改革,语文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阅读理解和作文占据了很一大部分分数,有心的家长也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资料图片)

网络信息发达的当代,为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会挑选读物,在网络就可以找到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单,没有条件大量购买书籍的家庭,图书馆借书又解决了大难题,甚至还有免费电子书。对于学龄前幼儿,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读一些绘本,这个阶段阅读主要起到提升词汇量和识字量的作用。

有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已经读了上千本甚至更多绘本或故事书,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孩子读了很多书,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有对文章的分析理应高出同龄孩子一大截。

但实际上进入小学阶段尤其是到了三年级左右,语文开始有阅读理解的题目,并不是每一个读过很多书的孩子,阅读理解的题目能成为强项。

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儿阶段就开始让他们接触绘本和故事书,为进入学校后学习语文和阅读理解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不排除虽然读过很多书,孩子上学后阅读能力却不高,因为我们误认为阅读量等于阅读应试的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理解题目大多是考查的文字基础应用、语言的表达及概括理解能力。而课外读物着重于生活常识、习惯培养和知识面的提升,阅读能力差,大多存在这四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阅读,缺乏有效引导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拿一本书,坐在那里规规矩矩看不被干扰不做小动作就是在阅读。这种方式如果是在课堂上听课或许是很好的状态,可是对于阅读来说,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毕竟对自制力本就不高的孩子面对书上静态的字,很容易感到乏味无趣,也容易走神

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让孩子首先要对阅读产生兴趣,而只盯着书看很难一时被吸引。如果缺乏有效地引导,孩子自身并不会很快找到阅读的乐趣。家长可以从亲子共读开始,眼睛、脑子、声音、肢体动作相结合,就把书中静态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动态的角色。这样的阅读书中的内容和角色形象得表现在眼前,孩子不会感到枯燥,也会印象深刻。

通过调动各个器官互动的阅读方式,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才能养成习惯,也学会了阅读要和大脑思考结合。

误区二:不注意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并不等于拿起一本书看,孩子从接触书籍开始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被动阅读,年龄很小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籍,哪怕内容和画面非常吸引人,也很少有孩子主动聚精会神地去读。需要家长引导甚至引诱他来读,这是被动阅读阶段。这个阶段就要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可以先用家长读孩子听的方式,渐渐地变成角色扮演,让孩子觉得有趣

第二个阶段,主动阅读,通过被动阅读的阶段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才会不由自主地想看书,由被动变主动。

第三个阶段,自主阅读,在家长引导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孩子不仅对阅读产生兴趣,也学会了读书。并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想象力都得到锻炼。有这些能力的辅助,从被动到主动到最终自主阅读。

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且会阅读并不是给他一本书,漫无目的让他看。应该通过引导循序渐进,有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是有效阅读,也有助于提升各方面能力。

误区三:家长的阅读目的就是提升认字量

学龄前的儿童很多家长都会在同龄孩子之间比较认字量,为此买来大量的书籍和绘本让孩子读,目的就是提升认字量。读完一本书,也是通过提问孩子字词来做验证,最终书中讲的内容及中心思想,孩子从中能学到什么缺被忽略。

如果单纯为了认字词,用认字卡片就可以,阅读中带着特意认字的目的不免功利性太强。阅读是吸收书中的内容,带着思考并且要通过阅读牵动言语表达和情感,阅读中要调动逻辑思维和形成个人看法。

误区四:孩子“泡”在书中,未必已经形成阅读习惯

有的家长买很多书让孩子来读,以阅读量取胜,看似孩子每天“泡”在书中,但未必形成了阅读习惯

如果孩子并不是带着乐趣去读,而是如同完成任务一般读完一本书,或者每天阅读够多长时间,这不仅养不成良好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也没有帮助,孩子反而会产生反感

枕边育儿寄语:

读的书多不等于会阅读,也不等于阅读能力高,读书时间久不等于带着兴趣阅读,也不等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要立足于兴趣,通过引导使孩子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再到与各种能力结合的自主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体会到愉悦,需要家长下功夫。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