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股市 > -正文

青春合伙人丨“椒”藏醴陵:背灼烈日,椒盈千里

来源: 腾讯网2023-08-30 09:50:05

视频:通讯员王映文


(资料图片)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颖 尹建婷

一个小小的村落孕育出大大的产业,一个不足巴掌大的辣椒改变了近千名农户的命运。湖南省醴陵市明月镇云岩社区,位于醴陵南部地区,曾因地势低洼、田地积水问题导致水稻连年收成不佳,饱受贫困之苦。起早贪黑、肩挑日月,农民们仍解决不了生计问题。但火红剔透的辣椒给农户们带来了希望,在玻璃椒产业的带动下,云岩社区于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于2019年9月被选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走上振兴致富的道路。

辣椒田远景图。通讯员王映文摄

“青枝绿叶果儿长,辛辣甘甜任人尝。”7月的玻璃椒伴着青枝肆意生长,厚韧的果皮在阳光下泛出油亮的光。这个火热的夏天,湖南师范大学“椒藏醴陵,红映潇湘”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云岩社区,了解玻璃椒生产加工过程,体验记录农户的生活并制作短片《背灼烈日,椒盈千里》。

农户进行玻璃椒采摘。通讯员于蓉摄

凌晨四五点钟,天才微微亮,风也送来些许寒气,着一件短袖,光裸的手臂忍不住泛起鸡皮疙瘩。村子里响起一些动静,农户借着月光与手电来到玻璃椒种植基地,开启一天的劳作。凑近辣椒苗旁,右手握住粗糙的枝干,左手将一个牛角形状的辣椒从根部掐断,轻掷到篮子里。如此重复动作,直至上午9点,太阳逐渐强烈起来,农户们便可结束摘辣椒的工作。采摘辣椒只需“捏”和“掐”两个动作,但实际操作下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持续地弯腰低头,肩颈一块不一会儿就酸痛无比,而且八九点钟,温度直线上升,太阳炙烤着背,被汗打湿的头发一缕缕地粘着脸。但农民们却乐在其中,手上的速度不减,因为多摘一些就意味着今天能多赚一点。

实践团成员在特色产业园体验采摘玻璃椒。通讯员于蓉摄

“我现在在公司里上班,收入比以前好多了,早上摘辣椒1斤赚8毛钱,一天工作8个小时就有80元。”51岁的贺必云在玻璃椒的龙头企业——岩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泉公司)工作了两年,她向成员介绍岩泉公司召集了一批农户做长期工,上午采摘晾晒辣椒,下午加工剁辣椒,每天都有稳定的收入。

实践团成员采访农户。通讯员喻琪琪摄

午后的烈日炎炎似火,空气也好像要被烤化了。成员跟随农户的步伐来到加工车间。农户换好工作服、专用鞋,佩戴口罩、手套后,从人工通道进入无菌车间,人工通道只出入工作人员,整个生产流程均在无菌车间完成,以确保剁辣椒的优良品质,严把产品“质量关”。剁辣椒生产共有6道工序,分别是原椒绞碎、酱椒、灌装、封盖、贴标、喷码。据工人介绍,为防止玻璃椒制品“剁辣椒”腐坏,玻璃椒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都会晾晒两至三小时进行原椒沥水,所有玻璃椒都要在精选、去蒂、清洗后方能流入生产线。

生产车间玻璃椒原椒绞碎工序。通讯员王映文摄

“辣椒绞碎需要反复多次。”工人向成员们介绍道。辣椒绞碎十分关键,反复进行绞碎是为了后续的酱椒工序打基础,充分绞碎才能确保最后的成品足够入味,达到剁辣椒制品的质量标准。剁辣椒包装瓶和瓶盖在无菌车间内使用酒精杀菌后投入生产线,进行剁辣椒灌装、封盖、贴标和喷码。加工的全过程,工人们动作麻利,心细如发。

实践团成员向工人了解生产流程。通讯员于蓉摄

春有播种,夏长成;秋有丰收,冬来休。农民最大的幸福就是播种有收成,生活有保障。在政策的引领下,云岩社区的农户们真正实现了“政策好,有人教,收入稳定有奔头”的美好生活。一家几口,各自分工明确:留在自家辣椒田里的青年在田间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把辣椒呵护得更好,来年收成更佳;其余的成员去岩泉公司做长期工,增添家庭收入;孩童则在村里的学校接受教育,汲取知识。这便是农户们最安稳的幸福,也是乡村产业振兴所带来的良好局面。

青年所为:设计一款适用于玻璃椒宣传的画册

通讯员 杨惠文

我们与调研公司的负责人彭阿姨以及当地书记进行细致沟通,决定将玻璃椒产品诞生的过程与公司的发展情况集结成册,设计一款适用于公司宣传的画册。在思考画册具体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行走于田间地头,细数这片土地的规模与荣耀,在又一次与一位农户相视一笑时,我们明白,是阳光与汗水共同酿造了这一抹红,种植、采摘、晾晒、加工,每一步都是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将人们的故事加入玻璃椒的辉煌之中,将摄制的照片进行蜡笔模糊的艺术化处理,用色块代替细节,以一个农户辛勤劳作的身影代表当地的农户群体,为产业的发展赋予人文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玻璃椒的图片用染色玻璃的效果以一种插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彰显玻璃椒闪亮剔透的特点,与农户工作的场面相呼应,也借此表达出醴陵劳动人民赤诚之心如同阳光下闪耀的玻璃椒,永远热烈,永远透彻,扎根于这片土地散发着光和热,给生活增添甜辣火热的别样滋味。

画册部分内容。通讯员杨惠文设计

标签: